性别平等
实现性别平等以及赋予女童权利有助于帮助每个儿童发挥他们的潜力。

女童和男童们每天都会在课本、媒体以及照顾他们的成年人身上看到家庭和社区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父母可能会承担不公平的家务责任,照料家人和家务琐事主要由母亲承担。照顾儿童的低技能和低收入社区医护工作者大多数也是妇女,她们的职业发展机会非常有限。
而在学校里,许多女童获得的学业支持远不及男童。出现这种情况有多种原因:女童的安全、个人卫生和卫生设施需求可能被忽略,使她们无法正常上课。带有歧视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也会在学习和技能发展方面造成性别差距。从而导致15到19岁的女童中有近四分之一既没有就业也没有受过教育或培训,而男童的这一比例只有十分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15到19岁的女童中有近四分之一既没有就业也没有受过教育或培训,而男童的这一比例只有十分之一。
然而,在幼儿时期,男童和女童之间的性别差异往往相对较小。女童出生时的存活率更高,更有可能正常发育,并且同样可能接受学前教育。在所有可以获得数据的国家中,上中学的女童在阅读方面往往要优于同等情况下的男童。
但是,青春期的到来会给女童的福祉带来重大障碍。性别规范和歧视加大了她们意外怀孕、感染艾滋病以及营养不良的风险。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以及仍然忌讳月经的地区,女童无法获得保持健康和安全所需的信息和物资。

在最恶劣的情况下,性别不平等会演变为暴力。在15到19岁的女童中,约有二十分之一(约 1300 万)经历过强迫性行为。无论是在和平还是冲突时期,青春期女童都面临着最大的性别暴力风险。全世界有数亿女童仍然遭受着童婚和女性生殖器切割的侵害,尽管这两种都是国际公认的侵犯人权行为。而且,暴力事件甚至会发生在婴儿出生的时候,据了解某些地方仍然存在杀害女婴的行为。
在全球范围内,在15到19岁的女孩中,约有二十分之一(约1300万)经历过强迫性行为。
有害的性别规范在很高程度上长期存在。在某些国家,这些规范已经在法律和政策中根深蒂固,以至于未能维护甚至侵犯了女童权利,例如限制女性继承财产的法律。男童们也遭受着性别规范的困扰:有关男子气概的社会观念会助长童工、帮派暴力、辍学以及加入武装组织等现象。
在女童和年轻妇女方面取得哪些进展?
尽管有许多重大障碍仍在剥夺她们的平等权利,但女童们拒绝限制她们的雄心壮志。自1995年签署《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最全面的性别平等政策议程)以来,世界各地取得了不尽相同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女童能够入学并完成学业,越来越少的女童在孩童时期结婚或成为母亲。但歧视和限制性的刻板印象依然盛行,女童们有权期待更多进步。
当下的技术变革和人道主义紧急情况使女童面临新的挑战,而旧的挑战(暴力、制度化的偏见、学习和生活机会的匮乏)仍未得到解决。
这就是为什么各行各业的女童集体勇敢地发出反对不平等的声音。以女童为主导的各项运动正在阻止童婚和女性生殖器切割,要求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并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STEM) 领域进行开拓性的努力,以显示她们作为全球变革者的力量。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在为促进性别平等做哪些工作?
减少不平等可以加强经济,建立更稳定、更有弹性的社会,从而使包括男童和成年男性在内的所有人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力。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全球社会建立伙伴关系,以促进性别平等。我们在所有工作领域中都整合了针对性别歧视和基于性别的不利因素的战略。
这意味着与各国卫生部门合作,以增加优质的孕产妇保健,并支持以女性为主的一线社区卫生工作者的职业化;也意味着促进妇女在设计和提供水、卫生设施以及个人卫生(WASH) 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同时还意味着要与教育部门合作,确保女童和男童在学习中茁壮成长,并找到有意义的工作。
特别是对于青春期女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积极投资于她们的技能培养,旨在促进她们作为企业家、创新者和领导者的经济赋权。我们致力于在适合女童个人情况的时间和地点提供学习环境,为残疾女童提供辅助技术,并致力于拓展数字平台、职业培训和学徒培训。
在支持女童从受教育走向就业的道路上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机会,还需要让女童在学校内外都免受各种形式的暴力侵害。
我们旨在预防和应对性别暴力的明确举措,有助于消除童婚和女性生殖器切割,提供安全空间,支持经期健康管理,提供针对艾滋病毒和艾滋病的护理,满足社会心理需求等等。我们还致力于建立新颖模式,帮助保护那些最难被触达的女童,比如让她们能够举报暴力事件并获得本地资源和支持的线上安全空间和应用程序。
为了在国家和全球层面上指导投资和规划决策,我们收集、量化并共享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理解当前和正在出现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调动年轻人的力量为他们自己这一代人制定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