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富汗修补破碎的梦

临时学习中心让国内流离失所的儿童有机会去学习,有理由去期望

穆塔乍·莫哈马迪(Murtaza Mohammadi)
在阿富汗,一名儿童站在帐篷外
UNICEF/UN0285293/Mohammadi
11 三月 2019

阿富汗巴德吉斯——萨菲亚(Safia)和孩子们昨晚彻夜难眠。强降雪导致他们晚上大部分时间都在清理帐篷上的落雪,才勉强让帐篷内不会那么湿漉漉。这个帐篷,地面冰冷潮湿,就是他们现在的家。

自丈夫过世以来,过去七年间一直都是萨菲亚独自撑起这个家。冲突不断,萨菲亚和家人被迫逃离家乡,现在住在Zaimati国内流离失所者居住点,这里是收留西部省份巴德吉斯国内流离失所者的营地。“我一个人,当爹又当妈。我真的尽力了,但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有时真的是力所不能及。”萨菲亚说道,“我希望能为孩子们做更多。”

萨菲亚的长女哈瓦(Hawa)今年13岁,大部分时间都在帮妈妈做家务、准备食物及照看年幼的弟弟妹妹。不过她说她还是更想去上学。

我一个人,当爹又当妈。我真的尽力了,但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有时真的是力所不能及。

在阿富汗,一名女孩在Zaimati国内流离失所者居住点
UNICEF/UN0285297/Mohammadi
自2018年离开家乡以来,13岁的哈瓦和家人就一直呆在阿富汗的Zaimati国内流离失所者居住点。

“每天,我的弟弟妹妹们都去临时学习中心上学。他们放学回来的时候,我也看过他们的课本。我试着去自学里面的内容。”哈瓦说道。她说除了去拜访隔壁帐篷的姑姑外,她很少出门。

“我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她说,“我完全没有任何进步。我希望......”

她盯着前方,没有继续说下去,两行泪水默默流下。

哈瓦说,自从父亲过世后,他们一家在村子里的日子就十分艰辛。“因为干旱和战乱,许多人都离开了村庄。我记得有一天,我和小伙伴们正在屋外,突然一颗火箭弹就落在了屋后的车库。”她说道。

一丝希望的微光

在阿富汗,像萨菲亚一家这样因持久暴力冲突而被迫离乡的家庭还有很多。去年的一场大旱后,情况进一步加剧。随之而来的,就是成千上万名儿童失去了最基本的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力。

为了确保这些儿童至少有机会接受教育,措施之一便是在Zaimati国内流离失所者居住点设立了13个临时学习中心和3个儿童友好家园。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习,和小伙伴玩耍。简言之,这些机构的设立在极端严苛的环境下竭力维持着常态,就像黑暗中闪烁的那一丝希望的微光。

萨菲亚的四个子女在居住点的临时学习中心上课。他们每天有半天上课,下午则在儿童友好家园度过。

在阿富汗,Zaimati国内流离失所者居住点的孩子们离开教室
UNICEF/UN0285296/Mohammadi
在阿富汗巴德吉斯Zaimati国内流离失所者居住点的孩子们离开教室。

“这里比我家乡冷些,但是我喜欢在这里学到新知识。”11岁的马赫塔卜(Mahtab)说道。她喜欢跳绳和打雪仗。不过今天实在有些冷,即便是如此有趣的游戏也玩不下去了。“我们得保暖。我现在不想出去。要是有个温暖的房子的话,我们就能堆雪人了。”

“我想奶奶。我想小伙伴们。我好想回家啊。”马赫塔卜谈到了在家乡的生活。“可是我也喜欢这里的学校,而且在这里我更有安全感。”她说她很喜欢她的老师,觉得他是一个好榜样。她说自己以后也想当一名教师。

不过关于未来的打算,7岁的艾哈迈德(Ahmad)则有不同的想法。“我家已经有四个人想当教师了。”艾哈迈德说道,“所以我想当一名医生。”

在阿富汗,一名儿童在Zaimati国内流离失所者居住点上课
UNICEF/UN0285294/Mohammadi
7岁的艾哈迈德在阿富汗西部省份巴德吉斯Zaimati国内流离失所者居住点的临时学习中心上课。

艾哈迈德说他很喜欢这个营地的医生,也很感谢他们所做的一切。“我感冒的时候就去看医生。我害怕打针。但是打针后,我就感觉好多了。所以等我长大了,我也想去帮其他孩子治病。”

萨菲亚一家的遭遇提醒我们,接受教育不仅是一项权力,在发生灾难或紧急事故时,接受教育也能给人一种正常感、稳定感和秩序感,让人们能够看到希望,坚强地活下去。

>> 了解更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阿富汗所开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