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难民安置点里的自娱自乐

硬纸板、盒子、罐子和布料等小物件成为在乌干达的难民儿童手中的玩具

米歇尔·斯比隆尼(Michele Sibiloni)、阿德里安·布鲁恩(Adrian Brune)
© UNICEF/UN0220170/Sibiloni
UNICEF/UN0220170/Sibiloni
04 二月 2019

儿童最本能的活动之一就是做游戏。不论是给他们一些印有字母的积木还是回收用的纸箱,孩子们总是有办法自己找到乐子。

研究者发现,做游戏并非完全是在消磨时间。太多的负面经历会让儿童无力应对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做游戏可以帮助构建正面的交会,让年幼的心灵不至于误入歧途,正如位于乌干达北部的世界第二大难民营——比迪比迪难民营中35000名3至6岁儿童所经历的那样。

在比迪比迪难民营,做游戏的点子有一大把,只是苦于没有物资支持。但是,只要稍稍花上一点心思,父母、看护者甚至孩子们自己都可以动手做一些玩具,并且和那些批量生产的也差不太多,他们甚至还可以发明出新玩具。

下面这些图片是2018年5月在比迪比迪难民营中的两所儿童早期发展中心拍摄的,它们展现了一小部分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乐高基金会支持下制作的手工玩具。截至2018年年中,60套符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一标准的娱乐工具包(每套包含15种游戏)被送到了比迪比迪难民营中的四所儿童早期发展中心,惠及近2500名儿童。

 

几个弹力球和自制海绵球
UNICEF/UN0220149/Sibiloni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的一套弹力球旁,由父母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的海绵球。球类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肢体活动,强健骨骼,提高敏捷度。

手工编织的玩偶
UNICEF/UN0220197/Sibiloni

手工编织的玩偶让孩子们找到了宣泄无助情绪的出口,也为他们提供了探索解决问题途径的方式。

字母卡片和其他记忆卡片
UNICEF/UN0220201/Sibiloni

一款自制记忆游戏能够训练儿童大脑的观察力和注意力,以及识别其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孩子们还能通过卡片来认识不同的物品。

自制记忆卡片游戏
UNICEF/UN0220147/Sibiloni

自制记忆卡片能够改善儿童的短期记忆力,并鼓励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提出问题。

自制多米诺游戏
UNICEF/UN0220151/Sibiloni

自制多米诺可以教给孩子们如何测量、计算和图案识别,同时也让孩子们学习到游戏规则及参与策略性思考。

不用颜色的自制“数圈圈”游戏
UNICEF/UN0220193/Sibiloni

看护者设计的“数圈圈”游戏帮助儿童识别不同数字的含义,并了解加减法是如何改变数字大小的。

自制形状分类盒
UNICEF/UN0220198/Sibiloni

自制形状分类盒有助于培养或加强婴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握持物品的控制能力,以及对不同形状的理解。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的纸板图画书和自制图画书
UNICEF/UN0220148/Sibiloni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的纸板图画书(上方)和苏丹难民自制的图画书。诸如此类的图书能够激发婴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与成年人互动。

自制积木
UNICEF/UN0220154/Sibiloni

自制积木教会孩子们工程方面的原理,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和空间认知。当然了,也可以比一比谁堆的更高!

难民儿童自制的海绵球
UNICEF/UN0220196/Sibiloni

南苏丹难民对照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所捐赠的图案制作的海绵球。球类可以用在很多游戏中,如捉迷藏、传球,或者简单地拍球。